——昆明公益团队和退伍老兵庆祝建军98周年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7月25日,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召开退役军人座谈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号召全体退役军人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大力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担当新使命、阔步新征程,奋力推进云南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7月26日下午,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兰缘芳华·红城军旅文化研究中心和兰缘芳华·银发综合服务体主办承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兰缘·芳华”“八一”退转联谊晚宴,在昆明市北市区兰缘美食娱乐城举办。来自社会各界的退役人员和教育、体育界的数百名嘉宾,参加了庆祝晚宴。


一日从军,一生军魂

66岁的退伍老兵耿国平,祖籍山西左权,1979年从军。

他的家乡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从英雄的家乡从军,是耿国平的梦想。从军那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他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1师91团,义无反顾地赴越参战。3年的浴血战斗中,他负伤累累,也积累了不少战功……

活动当天,昆明持续降雨,很多老兵早早就来到现场,三五成群地和老战友打着招呼,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犯我疆土,虽远必诛。

参加过“两援”战役的80岁退伍女兵欧阳华沙(资料图)

老兵们的话题,由从军时的浴血经历、到退役后一直关心国家军事的发展,是一个比一个嗓门大,一个比一个激情澎湃;“若有战·召必回”也是老兵们的铮铮誓言。

下午5时,随着主持人清脆的声音,庆祝活动开始。

战友缘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打靶归来》,引来无数的掌声。女声独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将庆祝氛围提上一个台阶;男声独唱《告别军营》、舞蹈《微山湖》,将氛围带上高潮……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国度里,深感幸运和骄傲。同时,我们也深知这和平幸福的背后,是几代人民子弟兵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浇灌而得来的。”

致辞中,兰缘芳华·红城军旅文化研究中心、兰缘芳华·银发综合服务体董事长李玉兰,动情地表达了她对所有军人的敬意。

“为感恩我们身边的退转老兵,为他们力所能及地做点实事,我们承办了这次活动,感谢他们为我们和平幸福的守护。我们这里就是所有退转老兵的文化交流、精神传承和健康长寿的家园,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


一份公益,一缕善念

活动中,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参加庆祝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云南自信文化公司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应邀参加了庆祝活动。

在支持公益事业活动中,云南自信文化砥砺前行。今年,扎根彩云之南的文化厚土上,创办的云暮书院已经开始运营。

暮云书院院长朱乘介绍:“书院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深入民间,探寻生活中的动人故事。无论是平凡人的善举,还是企业家的奋斗征程,都被书院敏锐捕捉,化作笔下的精彩传记,成为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记忆。”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看千山雪,阅万家言——公益,永远在路上。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云南设立的省级分支机构,自2016 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宗旨,依托云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与弘扬工作。

“近年来,专委会与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云南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单位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活动。”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光军介绍,比如首届云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红色报纸展览;编辑出版《永远闪光的军徽》云南省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汇编一书;举办延安精神进校园暨云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经典朗诵大赛;拍摄红色电影《金沙水暖》及纪录片《巧渡金沙江》等,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文图/张密 余迷 周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