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阿姨来看你了!”12月4日下午3点多钟,残疾人居家托养护理员朱小莲走进靖城街道肢体、智力残疾人娜娜家中,38岁的娜娜看见她便伸出手打招呼:“阿姨,坐坐。”娜娜生活不能自理,朱小莲今年是第四年为她提供洗澡、洗衣等居家托养服务,娜娜一家人都将她当成了亲人。
图为在居家托养残疾人娜娜家中,护理员朱小莲在为娜娜修剪指甲。蒋文洁摄
市残联2021年启动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将我市有需求的、16~59周岁的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作为服务对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定服务单位。今年,全市共有485名残疾人享受居家托养服务,其中多户和娜娜家庭一样是“以老养残”家庭。
“我老了,手脚乏力,外出买米都提不动回家,独自照顾智力残疾儿子很吃力,多亏了护理员每月上门助残10次,帮了我大忙!”城南办事处供销新村83岁居民严奶奶说。她曾经中风,又患有糖尿病,在老伴去世后,独自照顾今年57岁的智力残疾儿子小林。自从市残联将小林列入居家托养服务对象后,她需要买米买菜时,就打电话联系护理员卢燕。卢燕每次来家里服务,帮小林理发、修剪指(趾)甲等,还帮煮饭、打扫厨房、清洗纱窗、拖地、晒被……“我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儿子享受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我们母子都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严奶奶感慨道。
居家托养服务对象,是残疾人中特殊困难人员。今年,市残联逐户开展需求调查,主动筛查服务人群,服务人数较去年增加50名。同时,精心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确定生活照料、个人保洁、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四大类服务项目,并强化护理员培训,根据残疾人及其家庭个性化需求,增加干农活、接送孩子等服务内容,帮助托养残疾人家庭减轻负担,有效帮助这些困难残疾人改善社会认知、参与能力和自理能力等障碍,努力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托养服务格局。
市残联正持续通过“四不两直”直达服务现场监督、电话回访调查全覆盖、邀请第三方开展审计及满意度调查、定期考核服务单位等方式,全面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优化与升级,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居家托养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