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美家:让农村田野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 农民如果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那么增收的渠道就会变窄,农业问题可能一时解决了,但农民问题还依然摆在那儿。养殖业是如此,种植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苗头。有的企业下乡,大面积、长时间承包农民土地,有的虽然是开展第三方服务,但在服务过程中、在方便农民的同时,也挤压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新城乡 2022年04月27日
黄仁宇:1800年,中国的由盛而衰为什么如此神速? 现在我们可以再从1800年的立场重新检讨朝代循环说:乾隆的记录不如他说的那么完美。一开始,他并没有接受一套完善的财政系统,有如最近的研究所发现。也像和珅事件所显示,他生前有不少难为人言的事迹,当时仔细的遮羞,事后才逐渐暴露。传统官僚主义的作风,真理总是由上至下,统计数字反映着上级的要求和愿望。“十全老人”的“十全武功”主要是由汉人组成的“绿营”担当,他们曾遭受严重的损失,只是没有对外公布。白莲教为一种秘密结会的组织已有多时,事实上也在他御宇的最后数年内公开叛变。 洞鉴古今 2022年04月26日
贺雪峰:到底是没有人种地,还是没有地种? 现在农村不是没有人种田,而是没有田种。田太少,种田没有办法获得基本收入,就只能进城去。若有合适规模的耕地,种田并不是坏事,也一定会有不愿进城的青壮年农民愿意种田。 新城乡 2022年04月25日
谎言的终点是灾难 这场骇人听闻的核事故并非如一般所认知的那样是某个环节、某个人的不负责任引发的一个偶然事故,而是一个环环相扣,在苏联体制下无数的谎言之后必然要发生的悲剧。 寰宇视野 2022年04月25日
吕德文:借保供物资发“国难财”?疫情防控的灰色空间 这两天上海市民的朋友圈似乎在开3·15晚会。这说明,平时只能在市场监管较为薄弱的乡村地区泛滥的假冒伪劣产品,已经打通了进入大上海渠道,且还是通过政府保供渠道进入的,这算是疫情期间比较诡异的一件事了。 新城乡 2022年04月22日
防疫层层加码:家长瞒报开除学生,连坐处罚实属不该 疫情以来,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温暖,很多防疫人员的事迹可歌可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一些恶,隐藏在防疫的外衣下,蠢蠢欲动。 都市·百态 2022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