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接连叩问:为了谁 政声民声声声相通、党心民心心心相印,要把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工作评判标准,健全民生问题长效机制,以我们的“干”回应群众的“盼”、收获群众的“赞”,让群众“叫好声”成为三水大地的“最强音”。 新城乡 2021年06月29日
陈明:一个村庄的集体经济困境与出路 发展集体经济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中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样要遵循这个逻辑。继续封闭运行,甚至只靠“吃存款”,股份合作难以持续。下一步改革的思路是:政府在集体经济的发展中主要发挥政策制定、信息提供、监督管理的作用,具体的经济决策要交给集体经济组织。 新城乡 2021年06月24日
面对上级要求,基层为何选择“自我加压”? 基层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方针、政策或工作任务下达后,下级部门在完成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基础上,会主动增加任务要求。人们习惯于认为,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加压力,适度打一点“提前量”,确实是工作积极主动的表现,同时能够推动政策目标的实现。但若动机不纯或没有立足实际,频繁盲目地“主动加码”,则可能有形式主义的隐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主动加码”这一行为加以透视和引导。 新城乡 2021年06月15日
如何建设更加宜居的美丽乡村?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十分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新城乡 2021年06月04日
副部级干部感言:我为何不愿当市长?“不是不愿意,而是不适应”! 不进圈子吧,不好办事情,甚至明明办得成的事情,也可能办不成。进了圈子吧,万一以后某人出了事,尤其是里面的“头儿”出了事,其他人很难摆脱干系。 新城乡 2021年05月27日
基层困在系统里 越来越精致的制度,越来越现代的技术,越来越严格的考核,本来是要推动基层工作更加规范、有效,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现在却似乎正在变成基层工作中的困扰。基层干部困在了目前体制的系统中,越来越忙,大多数时候都忙于应付。 新城乡 2021年05月25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要振兴,村书记应提高哪些能力? 作为基层战斗堡垒的“班长”、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雁”、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新时代对村书记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村书记不仅要提高政治能力,还应有能胜任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本领,同时具备优秀突出的治理能力和提高发展能力。除此之外,要想当好村书记,还要有“吃亏精神”,学会让利于民。只有提高了村书记这一群体的素质和能力,乡村振兴才能稳步推进和早日实现。 新城乡 2021年05月21日
张孝德:懂得乡村,才能振兴乡村 懂得乡村,还要扎根乡村。学习经验,更要借鉴教训。参考模式,更重要的是学习理念,并因地制宜,走出自己的模式。特立独行才能独步天下,正所谓知易行难。 新城乡 2021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