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逝世25周年,重温邓小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13句话 邓小平,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代伟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7年2月19日,他在北京与世长辞。不幸的消息也牵动了世界的神经,华人华侨及各国政要、国际友人等纷纷表达缅怀之情。2022年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25周年,我们特别整理出邓小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13句话”,带您一睹伟人治国之胸襟、改革之气魄。 洞鉴古今 2022年02月21日
已故外交家吴建民:看错这个世界,要倒大霉的 要想透,中国人要什么,想不透,抓不住牛鼻子,问题就没法解决。中国现在这个势头,鸦片战争以来是第一次,这个势头丧失了,再要找回来,你们年轻人到我这个年纪,也未必找得回来。虽然中国的力量起来了,但要完全发展起来,至少还要三五十年。切记,切记,不要“夜郎自大”。 洞鉴古今 2022年02月21日
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俗话说,“人穷志短”,为生计日夜劳作而不得温饱的穷人,尊严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品。虽然我在过去关于过去成都城市生活的文章中,经常强调家庭生活的和谐,紧密的邻里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生活的另外一面:底层人在城市中享有的资源很少,因此为了生存,他们也互相争夺资源,彼此造成了伤害。 洞鉴古今 2022年02月15日
刘邦统一天下的几处大手笔 项羽若只做诸侯霸主,凭他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就够了,若要进一步整合天下,则须凭借新的政治资本,而领导中原诸侯反击匈奴正好提供了这种政治资本,藉以进一步整合天下。若是如此,则天下之势必将重归项羽,那时刘邦再出争天下,形势就很不利了;即令能争,以当时岳峙之群雄十数辈,逐一扫平,事亦难矣。 洞鉴古今 2022年02月11日
邓小平的10个春节:他是怎么改变中国的?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对国人而言,春节承载着美好团聚的期望。邓小平也曾在1986年回川时感慨:“我半个世纪没在自己家乡过年了!俗话说落叶归根嘛!”不过在其晚年,他的春节仍常奔波在视察的旅途中。本文挑选邓小平在1979至1997年间的十个春节故事,来为大家描绘一幅改革开放进程的剪影。 洞鉴古今 2022年02月08日
南方谈话30周年:邓小平在深圳纪实 小平同志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洞鉴古今 2022年01月24日
邓小平批评万金油干部:“都管都不管” 改革开放是从直面问题、解决现实矛盾开始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新时期现代化的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洞鉴古今 2022年01月20日
古代皇帝如何进行问责? 问责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皇帝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对臣下的问责,是王权自我实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来说,皇帝问责的对象限于能够接近皇帝的高级京官和节制一方的地方大员,但借助完善的官僚行政体制,可以深入府县基层。在古代,皇帝是怎么进行问责的? 洞鉴古今 2022年0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