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基层财政“拆东墙补西墙”举债欠款,如何保运转? 目前国外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经济前景不乐观,今后两年仍可能处于困难时期。因此在考虑抗疫特别国债等直达资金安排使用时,不仅要考虑当年的收支缺口,还应适当留出财力用于明后两年。 当然,保基层运转关键还是在基层自身。只有基层发展效益好,运转的经费才有活水源。 财经视点 2020年08月31日
黄奇帆:“三不招”与“五不搞”,招商引资10种有效方式 坚持“三不招”与“五不搞”原则: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招,过剩产能和产出强度不达标的不招,环保不过关的企业不招;不搞血拼优惠政策的“自残式”招商,不搞众筹招商,不搞P2P招商,不搞“炒地皮”招商,不搞炒房招商。 财经视点 2020年08月31日
深度观察 | 陈文胜:为什么耕地抛荒势头加剧? 耕地抛荒问题是农业发展必须应对的突出难题,但产生的原因复杂,不能从单一的角度简单化处理,需要放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审视和研判,才能回应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要求。 前沿观察 2020年08月28日
王海娟:贫困户识别为何不精准? 基于不精准的贫困户数据进行精准识别原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地方政府基于一个本来就不精准的数据开展工作,就不可能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文化纵横 2020年08月27日
不仅是白俄罗斯,多数前苏联国家转型都失败了 如果说,前苏联转型国家的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和市场经济,这是保障社会进步的底线,也是基石。 寰宇视野 2020年08月27日
党在历史上是如何过“紧日子”的? 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今年,我们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又叠加疫情防控挑战。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根本上说,是党执政为民、永葆初心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洞鉴古今 2020年08月25日
吕德文:不要盲目扩大农民消费 生、老、病、死等家庭再生产的不同环节,都存在消费刚性。农民只要碰到这些大事,无论是否有能力,都需要消费;但如果还没到这些环节,哪怕有能力,也不会盲目消费。 新城乡 2020年08月25日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 | 现在为什么一些干部讲话人们不爱听?许多主持人“武大郎开会” 当一个人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创造心时,他就会把每一次会议、每一次讲话都当作一次创造,力求有新的效果。同时许多没有必要的不出新思想的会议,许多不起作用的只是应酬的讲话可以统统省掉,这样我们工作的效率也不知可以提高多少倍。希望对读到的朋友有所启示。 新城乡 2020年08月24日
敏感时期前亲信被捕,特朗普为什么还能有恃无恐? 总统作为一个宪法下的政治安排,有关问题总是要回归政治。国会的弹劾就是政治与法律相结合的一种措施,但是一切最终要回归的的是民意——即选举。 寰宇视野 2020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