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泽民同志的一次农村调查 总书记在荆门停留了5个多小时,他听取了市领导、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乡镇干部的汇报,他到粮站察看储粮情况,他走进农家与农民亲切交谈……。总书记荆门行,给荆门人留下了长久的、美好的回忆。 洞鉴古今 2022年12月02日
一个在制度上已经恶到根子上的政权,不可能精彩而伟大 有明一代,实在是制度之恶,发自于制度根基,发自于统治者内心。在这样的大舞台上面,即便人才辈出、各施本领,并让数百年后的当年明月写出来其风采,其实在于整个朝代阴霾遍布,摧残人心,难于因数名英杰之才而焕发光彩。 洞鉴古今 2022年11月28日
王小波: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少了一些造罐子的,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洞鉴古今 2022年10月27日
“文革博物馆”:巴金晚年的痛与梦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时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 洞鉴古今 2022年10月18日
古代中国,一直以教化人民为任,何以越教越坏呢? 一种制·度·恶·化,总要激发出人性的恶来,是前者借后者洗清自己,还是后者埋葬前者,抑或两者互济,涉及到太多的因素,谁也没办法预先分析吧。有道德感的人,面对明末的痛史,往往为难,便是想象自己为当时的人,而上知三千年,下知三百年,怕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洞鉴古今 2022年10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