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村干部成了“苦差事”? 在村庄事务不多,压力不大,村干部可以兼顾家庭生计的情况下,村干部看中的不仅仅是误工补贴,而是村干部的身份价值。这一身份价值,包括社会认可、市场机会和政治赋权等多个方面。在这个意义上,村干部是不是“苦差事”,还和农村社会分化和村干部群体转变密切相关。 新城乡 2020年10月13日
温铁军:农民自己养点鸡鸭鹅都不允许了,这样是影响民生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农村最好的写照,隐于城镇之外,距离不远不近,为奔波于生活的疲乏的城镇居民留的一方暂时解压的天地。所以鸡鸭鹅的养殖,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乐趣,也成为饭桌招待宾客的美食,这也是极好的。 新城乡 2020年10月13日
较真:四个最著名的苏联谎言 苏联前总理雷日科夫曾说:我们监守自盗,行贿受贿,无论在报纸、新闻还是讲台上,都谎话连篇,一面沉溺于自己的谎言,一面为彼此佩戴奖章。所有人都这么干,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寰宇视野 2020年10月12日
王立胜:“县”里是非多,但不相信县,谁来搞活农村?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三农”问题全局,有必要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下,理解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落实这一战略? 前沿观察 2020年10月09日
贺雪峰:乡镇干部自画像 乡镇像狗,还不只是累的问题,还必须为上级当好“看门狗”。乡镇是上级最后的防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乡镇必须为上级挡着各种矛盾,解决各种矛盾,部门可以找政府,乡镇却不能将责任推给上级。正是矛盾不上交才化解了当前一项接着一项中心工作所产生出来的矛盾,才保持了这个社会的有序。 前沿观察 2020年09月30日
王丽惠:农村村级债务的形成与化解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化解村级债务应立足于中部农村整体维持型村庄的客观现实,项目资金要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查漏补缺、着重均衡,将大量项目资金投放到少数产业亮点村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乡村整体发展,反而会加重乡村债务负担。 财经视点 2020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