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事而不敢干事……基层管控困境值得关注! 当前,在基层治理中滋生出一系列管控困境:在各式各样繁忙工作之下,基层治理中的“管理”变成了“管控”、“严管”变成了“严控”、“管好”变成了“管死”,由此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工作心态,并最终导致基层干部中存在“创新担当缺失”“能干事而不敢干事”的“难作为”问题。为什么在一些地区“管好管严”会变异为“管住管死”?这些管控困境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治理? 新城乡 2021年03月31日
皇帝们的愚蠢,远超老百姓想象 因为有了无上的权力,周边的人也就只会阿谀奉承,只会歌功颂德,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不要打。即使要对万国开战,他们也会闭着眼睛说好好,继续打,我们一定会大胜,我们会成为唯一的胜利国。当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之前,慈禧收到的一直是捷报,每一份电报都是胜利的消息,但是当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了,慈禧才知道原来大清国一直在输,输得彻底,只能急急忙忙地西逃。 洞鉴古今 2021年03月31日
修路能改变农民的观念? 这二三十年来,西南某省一些村寨虽然外出打工的人不少,却并没有给寨子里的生活面貌和观念带来太大改变。不过,随着近年大西南大修路以后,这些情况却有所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新城乡 2021年03月30日
农民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气” 村庄中的“气”,一般产生于村民之间的密集交往。这种“气”的程度和救济机制视村庄的预期长短而论。随着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村庄的预期逐步缩短,村庄中的“气”及其救济机制也在变化。 新城乡 2021年03月30日
少数挂职干部,为什么成了“断线风筝”? 当前,在干部挂职实践中,少数挂职干部出现“断线风筝”现象:在派出单位“没影了”、在挂职单位也“没信了”。那么,如何破解少数挂职干部“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时在时不在”的问题? 前沿观察 2021年03月29日
中美真正的差距是什么?清华教授发人深省的揭示 这么多年来,美国科技实力为何能引领全球?中美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在哪里?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创新?政府、教育、科学界以及全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前沿观察 2021年03月29日
基层干部“有怨无声”:为什么? 基层干部反映问题如“迎风吐口水”,有自找麻烦的“危险性”,结果导致“有怨无声”,可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因此,必须对这一问题足够重视。 新城乡 2021年03月26日
基层工作过度强调结果,危害在哪? 在基层治理中,当过度重视结果而忽略其他因素时,“结果导向”就容易演变成不教方法、不听困难、不察实情、不看过程的过度强调结果现象,这看似契合“信任下属”“放手基层”“激励创新”等善治思维,实际上却造成少数基层干部心中无“数”、工作无“底”、迎合上级、脱离实际,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诸多现实困境。 前沿观察 2021年03月26日
1980年,华国锋这样办理批评自己的群众来信 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规定:“从现在起,除非中央有专门决定,一律不得新建关于老一代革命家个人的纪念堂、纪念馆、纪念亭、纪念碑等建筑”、“现尚在世的中央领导同志的故乡、母校和曾经活动的场所,一律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纪念布置”等。1980年10月2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今后二三十年一律不挂现领导人的像,以利于肃清个人崇拜的影响。同月23日,中共中央又下发《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指出,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得再悬挂华国锋的像和题词。 文化纵横 2021年0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