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干部之前,小道消息往往是真的,哪里传出来的? 领导永远不想让下属猜透自己的心思。如果提拔某某的消息公开传播,大家都在公开讨论这件事情,这个人的提拔基本上会泡汤。一个原因是这个人太高调,不懂得收敛锋芒,自认为领导必须提拔他,另外一个是不能体现出领导的权威,给人的感觉是,好像领导不会用人,大家说谁好,领导就提拔谁。这就是为什么呼声越高,越不可能顺利提拔的原因。 前沿观察 2021年06月18日
匡文波:少数基层干部“围猎”媒体为哪般? 少数基层干部对媒体进行所谓的“围猎”,即封锁负面新闻,阻挠媒体进行合理监督。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少数基层干部存在缺乏应有的媒体素养,不擅长应对媒体的问题。 前沿观察 2021年06月18日
为什么越大的领导越没架子,小领导反而架子很大? 领导为啥对群众架子大,对上级就怂了。说到底就是:他们的官做的好不好、能不能当下去、能不能升职,主要取决于上面,和下面的人没啥关系,当然就会对下面摆架子了。 文化纵横 2021年06月17日
贺雪峰:不将农民组织起来,振兴乡村就没有可能性 毫无疑问,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乡村振兴的主体并非分散的个体农民,而是且只能是组织起来的农民。一旦农民组织起来,村社集体就可以成为对接国家资源、激发农民积极性、建设美丽乡村中最重要的具有主体性的平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也就有了希望。 前沿观察 2021年06月16日
面对上级要求,基层为何选择“自我加压”? 基层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方针、政策或工作任务下达后,下级部门在完成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基础上,会主动增加任务要求。人们习惯于认为,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加压力,适度打一点“提前量”,确实是工作积极主动的表现,同时能够推动政策目标的实现。但若动机不纯或没有立足实际,频繁盲目地“主动加码”,则可能有形式主义的隐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主动加码”这一行为加以透视和引导。 新城乡 2021年06月15日
《人民的名义》李达康为什么不任用易学习,却任用了那么多腐败或庸碌的人? 易学习,也无法成为沙的心腹,但沙会在一定情况下重用他,能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彩来,还是要看易学习自己。聪明人有的是,但刚直不阿、性情坚定的人,也不是不能做出一翻大事业来。 前沿观察 2021年06月15日
葛剑雄:“钱学森之问” 不是问大学,而是问社会 这些不是中国的教育问题,而是教育的中国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但如果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不全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单独要求学校将教育办好万万不可能。 文化纵横 2021年06月10日